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图书
出版年: 2018-2
页数: 272
豆瓣评分:9.2
简介: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真实故事,作者用其短暂的一生,写就了本书,也留下了文学的绝唱。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每一位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感到悲愤和惋惜,却又那么地无能为力,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对文学的热爱,同时又让我们反思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摘录:
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书写,就是找回主导权,当我写下来,生活就像一本日记一样容易放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推荐人:@Jane
推荐指数:9.2(参考豆瓣评分)
本书作者是林奕含-生于1991,死于2017。
一句话粗暴概括的话,它述写的是一个小女孩爱上了一个强奸犯的故事(改编自作者亲身经历)。
书本很薄,若单以平均阅读速度计算的话,你大概一下午就可读完。这本我们花了几个小时就读完搁置的书,作者用尽了一生。
书中有太多的句子可以引起共鸣。你可以明显从书中感受到:有人也许是个好母亲,却是个坏邻居;有人也许是个好父亲,却是个坏老师;有人也许是个好儿子,却是个坏丈夫。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眼中的父母是怎样的?我们的邻居,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你是何时真正懂得虚伪这个词的?
孩子,真的一无所知吗?
我想对作者有更多的了解,故去搜了她的视频。作者在书里故意多次让主人公错用典故。她也清醒的说,里面的主人公其实是无知的,甚至那个满口文学的老师,都是鄙薄的。
书的最后说:无意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老师这样的人存在。
书中也在说:终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通过这本书,作者自己她想叩问的是艺术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还是说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一种巧言令色而已?
你可以看到采访中她尽可能的诚,心口如一,秉持自己相信的。所以她的叩问是不是来源于她不理解:为何人要虚伪?
文学不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好吗?为何成了书中老师冠冕堂皇强暴的武器?
这个世界会好吗?
推荐人:@我慢
推荐指数:10
每个中国女性都应当阅读的一本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普遍性压抑的亚洲国家里,中国作为人口最多、性教育极其缺乏的国家,性侵受害者简直多到不计其数,官方统计数据里只不到冰山一角。
如果认真阅读性犯罪类微博的评论,会发现几乎每个女性都有过被性侵或者性骚扰、性猥亵的痛苦经历。
性,作为人最普通欲望的存在,却以一种模糊的形态存在于此地:要么为繁衍生息被催婚催生,要么避而不谈,仿佛它极其肮脏。
但性骚扰却像一种社会文化般存在着,例如酒桌文化中最常见的黄段子,这只是女性遭受的最轻微的冒犯,被侵犯者几乎无法得到道歉及法律保护。
作为长期回避性话题、将性视为肮脏底下欲望的社会,很少有如此充满血泪倾诉的批判之书,因此我们有必要读房思琪,有必要正视性侵害带来的伤痛。
同时诘问自我,诘问社会:是爱,还是蓄谋已久的权力倾轧的伤害?即使在现在,我们以为如此现代开放的社会,仍然有许多学历较高的成年女性被导师及上司性侵,而她们甚至都无法说出口,更别提偏远落后地区无数不为人知的伤害。
希望在未来,女性不要经历伤痛,不要得不到司法保护,不要活在这样糟糕的人世间。
祝大家,平安、快乐、自由、大声呐喊,正如林奕含用整个生命大喊那样。
推荐人:@兕
推荐指数:9.5
看过后令人极度心理不适。
小说改编自真人真事,尽管书中有些情节以常理揣度似乎有点不太可信,不过作者几乎是以血泪写就这部小说,其中所渲染的情绪绝对是真的。
台版书出版半年后,作者被发现于家中自缢,而涉事名师陈国星至今依然逍遥法外,不但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半分忏悔,反而坚称自己和作者只是交往了两个月,且对方当时已经成年,只涉及道德层面,未侵犯法律,实在是令人意难平。
书中除了第一主角房思琪,还写了生活在家暴环境中的许伊纹作为参照,大概是房思琪长大后的样子。
将许伊纹介绍给钱一维的是张太太,明知道钱家这个儿子打跑了好几个女朋友,因此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却转身将许伊纹推进了火坑,这种行为不可谓不恶心。
此外还有个补习班的班主任蔡良,重点强调是个女性,也在为虎作伥,将不谙世事的小女生送到恶魔李国华的公寓里任其玩弄。
以李国华为代表的这些衣冠禽兽们盯上了校园里一茬又一茬青春靓丽的小女生,犹如割韭菜般利用手中的权势对她们进行侵害。
小说的结尾既像是一幕伪装成喜剧的悲剧落幕,又像是实实在在地上映了一部恐怖片,令人极度失望,细思极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