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译者: 荣如德
出版年: 2015-2-1
页数: 985
豆瓣评分:9.6
简介: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
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
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
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摘录:
我爱人类,但我对自己实在大惑不解:我越是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即一个一个的人。我在梦想中常常满怀激情打算为人类献身,而且一旦有此必要,或许为了人们我真的敢于走向十字架;然而,我根据经验知道,要我跟什么人共处一室,我连两天也待不住。任何人只要在离我很近的地方,他的个性就会压迫我的自尊心,妨碍我的自由。不出一昼夜,即便是最好的人也能令我憎恨:我会憎恨某甲进餐时间太长;我会憎恨某乙患感冒,不停地擤鼻涕。别人只要稍稍碰我一下,我就会视为仇敌。可事情偏偏总是这样子:我对具体的人越是憎恨,我对整个人类的爱便越是炽烈。–《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认为,在世上人人都应该首先爱生活。“
”爱生活胜于爱生活的意义?“
”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涵义。”
–《卡拉马佐夫兄弟》
推荐人:@栖迟
推荐指数:9.8
我是一个旁观者。我的小县城发生了一起震惊整个俄罗斯的法庭审判,我将用67万字来讲给你听。
县城里有个地主叫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他是一个自称小丑的地主。
他第一个妻子叫阿杰莱达·伊凡诺夫娜·米乌索娃,生下了“大哥”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当过中尉,人们叫他米卡,后来母亲和人私奔投河自杀。他第二个妻子索菲亚·伊凡诺夫娜,是个将军的女儿,生了“二弟”伊凡·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一个冷静聪明的人,和“三弟”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一个虔诚受人尊敬的修士,人们叫他阿辽沙。米卡有个未婚妻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娃,米卡和老爸都喜欢一个女人斯维特洛娃·阿格拉菲娜·阿历山德罗芙娜,人们叫她格鲁申卡。卡拉马佐夫家有三个仆人,忠仆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其妻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和收养的孩子巴维尔·费多罗维奇·斯麦尔佳科夫,人们说他是主人家的私生子。
开始我要先和你们讲讲修道院的事情,接着讲讲卡拉马佐夫一家子疯狂的行为,大哥和未婚妻以及二哥三人的感情状态,再就是父亲和大哥争夺情妇,”让他永远记住她爱过他的一小时“,父亲被杀疑云,最后是法庭审判。
这本书,人名是很长的,但是读过一些篇幅之后就很熟悉了。对话是很长的,但是都是很有趣值得品味。主线人物七八个,支线人物三十几个撑起了整个故事。父亲、大哥、二弟、三弟、卡捷琳娜、格鲁申卡、斯麦尔佳科夫的形象在一个个故事发生后显得愈发深刻。大量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揭露了当时代的俄罗斯的社会现象,给修道院士、落魄军官、小孩妇女、商贾农民、市井男女的、乡绅官吏、医生法官等众做了大量的人群画像。全书并不难读,每一章都有新的进展,抽丝剥茧,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我们卡拉马佐夫一家不是卑鄙的人,却是哲学家,因为所有真正的俄国人全是哲学家。
推荐人:@莫南
推荐指数:12
这本书从卡拉马佐夫家族父子5人的关系出发,加之一件弑父案,给我们展示了作者对于宗教,上帝,人性的思考。
这本书实在是太复杂了,有太多圣经原文、圣经故事,作者还引用了大量其他苏联作者或革命者的小说和文字。让人有时候觉得这不是小说,而是哲学探讨。
难怪尼采会说陀的小说是让他受益良多的心理学家。
行事疯癫但内心纯良的大哥米佳,我很喜欢这个角色,爱与憎都非常用力。他努力地认真地活着。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
作者用大量的人物对话讨论了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死后人们何去何从……
信仰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每个人仍然在不断地寻找。也许我们从米佳的身上,从伊凡,从阿廖沙的身上能看到一些,也许什么也看不到。但我想,上帝确实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每个人心里有自己的那盏灯和那杆秤。
看这本小说另一个体验就是情节让人振奋,里面歇斯底里的对话会让人很震动。
推荐人:@深巷明朝
推荐指数:10
历时38小时44分钟,目光匆匆,不求其解,终于看完了这部长达68.1万字的小说。
不得不感慨:精彩!感动!一个扭曲的家庭,一起错综的凶案、一场对复杂人性的洞察剖析和对哲理的深刻探寻,人性与灵魂永远在现世的生活中挣扎与厮杀!
“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
让我振奋的是米嘉庭审现场公诉人与辩护律师的精彩辩论,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揣测分析,对案件丝丝入扣的推理判断,大段大段华美的辞章,本以为无懈可击,却轻松被对方反驳,有理有据,铿锵有力。但案件的真相终被成见定局,而对“人性、罪恶、真理”的认知与评判,作者则留给每一位读者去追索。
最喜欢的还是第14章“大男孩与小男孩”,作者用生花妙笔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孩子们的世界,天真幼稚、故作深沉、真实又充满善良与爱,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孩子呼之欲出,用词之准确精妙,让人叹服,让人莞尔。本章也是全书中相对轻松的一章,读来温暖、温馨、动人。
小说最后阿辽沙对孩子们的深情演讲,对美好与善良情感的赞美,对善良与正直的追求,是本书的结语,让人感动!
匆匆读过,甚至还记不全文中人物的名字,也为因作者的猝然离世而永远没法读到小说的第二部而遗憾。
但这部作品的美是毋庸置疑的,掩卷深思,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切又似乎有了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