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豆瓣评分9.2,这是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

书籍11个月前发布 一糖导航
138 0 0
书籍:《瓦尔登湖》

作者: [美] 梭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副标题: 心灵永恒的栖息地
译者: 杨帆
出版年: 2014-4
页数: 259
豆瓣评分:9.2

简介:

《瓦尔登湖》被誉为“塑造读者人生的首选经典著作”,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通过《瓦尔登湖》,我们能够领悟到他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思考,也能深深体悟出“最高贵的心灵,是最能知足自满的”。

该书以清新、生动、细致的笔触捕绘了四季的变迁以及种种最朴素的自然事件和景观,通过将作者自己在瓦尔登湖简单、宁静、清寂的生活与普通人追名逐利、行色匆匆的无奈相比较,从而呈现了一种人类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新型生活方式。

《瓦尔登湖》还使后人从此相信,人类与自然原本是一个完美融合的“万物之网”,“文明高于自然、都市生活优于田园生活、社会胜于个人”的通行的思维未必可靠。

作者简介: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Thoreau,1817~1862年),19世纪美国三大作家之一,著名的自然主义者。

“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梭罗

“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是富有。”–梭罗

“在瓦尔登湖中,很显然他们能钓到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多种多样的性格 ,而钩子只能钩到黑夜而已。”–梭罗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梭罗

推荐&书评
01

推荐人:@冻果

推荐指数:9.2(参考豆瓣评分)

 

在这个浮躁喧嚣、快节奏的时代,如果人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这本书,就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安宁,这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力量,是作者怀着一种创造自己的心态,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诸多可能性下的精神产物。

他质疑了物质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必要性,也预言了在物质科技发展程度极大丰盈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却也会极大贫瘠。为了生存而辛劳一生,却灵魂空虚的人们,他们成为了房奴、车奴、卡奴……他们的劳动是被资本异化了。

劳动被异化,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在他们的劳动中体会到切身的积极性和价值感,而只是知道自己是被雇佣的,追求的不是从投入劳动本身带来的乐趣,而是非劳动时间得到的碎片化的、毫无营养的娱乐活动。

 

本书作者梭罗崇尚物质极简,鼓励我们善于利用身边资源,以积极乐观、开放包容、冲破世俗藩篱、主动尝试和探索的思想,去主动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被工业化病态的社会裹挟着走。

 

精神自由不是一种无视规则的放纵,也不是对世俗社会的消极回避,而是对自我人格发展和完善的积极追求,对探索和创造人生诸多可能性的充分肯定,对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的价值观的崇尚(超验主义)。

02

推荐人:@wenli

推荐指数:10

瓦尔登湖是我精神幻境的摹本,我曾比照着这本书仔细地打理我的破败世界,但又不得不承认,瓦尔登湖是很难读的书,充满了梭罗絮絮叨叨的话题和奇奇怪怪的思路,旁征博引又思绪飞扬。

如果以自己的视角看,好像有人闯入你的脑袋把他所有心里的乐音噪音强迫给你听,如果旁观地看,好像是一个人就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心里的声音如字幕一般呈现。

梭罗不吝告诉我们他隐居的理由,那是为了简化自己的生活需求,与自然过从甚密。

千种生灵都是他认识自然的媒介,又透过自然了解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我们。一切景语,都是心底对自然的感受和记录,都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认同的外化。我赞叹他这仿佛写给自然的情书,健康而且充满想象力。

瓦尔登湖的田园生活并非是想象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美好,他追求在抛去物质享受下去思考历史,社会和人性。

虽然很主观,却是开阔视野的。

03

推荐人:@德玮

推荐指数:10

梭罗的文字有让人静下来的能力,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都是废话,些许有些啰嗦,但又不得不专注,因为上一句和下一句可能就不是一回事了,把花草比喻成地球的头发还算正常,但是突然从某个自然场景中得到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言论的时候,这种时候只会想,这个人的脑洞怎么这么大,这个人怎么能这么有意思,真的是太有意思,此处再次吐槽译者,因为我多次认为是译者再添油加醋,但是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就是这样的。

简单生活其实没有那么难,从开始的简朴的生活,梭罗自己动手造房子,并记录自己的开销,把自己的生活维持下去,降低自己的欲望,不要被物欲所捕获,为了自己所想要的一些非必需的东西,而不得不工作,然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这是一个恶行的循环。

在《贫穷的本质》提到过,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穷。降低自己的欲望,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探索自己,探索自然上,这必定是美妙的。

这本书不断地在提醒着我,不断地在提醒着我,去找回自我,去找回自我,去寻找在物欲,在恐惧,在裹挟中不断丧失的自己,梭罗热爱自然,喜欢孤独,他的精神是富有的,在读这书的时候,我彷佛极致渺小,一个发光的巨人所透露出来的一点就足以让我神魂震荡,我到底在干什么,我这么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以后我会去读一下原著,这半年来,总有一种感觉,就是翻译本看起来实在是不得劲。我会重读这本书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TAB栏自定义颜色

背景颜色

文字颜色

网址设置

网址样式切换

详细

布局设置

左侧边栏菜单

展开

页面最大宽度

1650px

搜索框设置

搜索框背景上下位置

仅对图片背景生效

50%

自定义搜索框背景

  • 静图

    设置好刷新

自定义搜索框高度

  • 聚焦
  • 信息
  • 默认
自定义设置